近年来,随着硬件的发展、市场需求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普及,主要有以下趋势:
拓展领域(不只是工业,还有民用):自动检测取代人工检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。原来只是生产线。现在,制造、医疗、电子、仓储等各个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应用。比如国内某知名电商公司使用3D检测包裹尺寸,内部跟踪与总参数相匹配。
2D到3D:行业基本都是3D部件,二维成像毕竟是三维空间实际情况下的病态数据采集。因此,3D周围的各种检测、测量、机器人引导等项目层出不穷,类似于计算机视觉的情况,什么结构光,ToF、双目等技术各公司也多如牛毛。
系统的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极大限制:如果你问我做一个工业视觉检测项目重要的是什么,我肯定会说我可以得到一张高质量的图片,但是为了得到这样的图片,我们需要考虑太多,比如光源、镜头选择、传感器选择、节拍考虑、安装布局、自动化集成、环境因素考虑、工件状态变化等。如果有任何问题,都会影响你的图像质量。如果你没有足够好的图片,那么无论算法有多强大,而且因为生产线有良好的产品率和节拍要求,整个工业视觉检测系统都不够快。
算法没有硬件发展快:这是我的感觉,我觉得这是目前很大的瓶颈。从系统的角度来看,硬件正在向可移动的嵌入式方向发展,但目前软件的智能远远不够。目前,在计算机视觉领域,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成功应用很少,ViDi就是其中之一。Fanuc/PreferredNetworks和Google的机器人抓取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,当目标对象多变,特征复杂,样本数量不足时,你想用深度学习根本没有机会,或者回到传统的老路上,再考虑实时严格的要求,机器视觉特别需要一种新的智能方法,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应用领域,要么创新,要么改进,要么全面。
具体问题要具体看:机器视觉与具体应用领域密切相关。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特殊硬件和软件,都需要特殊的设计,所以没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。
公司:国内做集成代理的人很多,真正有领先技术的人太少了。看看凌云和大恒,你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。最近有视频监控的大海康威视,也做机器视觉。在国外,你可以研究一下Cognex和Keyence。还有,没有一家公司会做一个机器视觉系统的所有东西,核心是算法和整个硬件的整合。有专门的公司做镜头,有专门的公司做光源,有专门的公司做支架,没有一家公司会自己做。
最终,我想谈谈工业视觉检测以及计算机视觉,虽然它们都处理图像数据,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。一个是整个系统级别的应用导向,一个是半理论半应用的结合,专注于算法。但也不是没有联系。比如AR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,你分不清是哪种技术。